资讯
政策
专利
专家
机构
搜索
登录
|
注册
首页
科技孵化器
科技成果转移转化
知识产权服务
科技金融服务
专业技术服务
关于我们
当前位置:
首页
>
你必须知道的5G技术与标准科普
你必须知道的5G技术与标准科普
作者:
阅读数: 73
发布日期: 2020-04-16
分享
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,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
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text-indent: 2em;">来源:内容来自「Ctimes」<br/>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2017年,5G技术的应用已经被大众所知,举凡自动驾驶、个人AI助手、远距医疗等,都将因为5G技术的突破而实现,到底5G与4G技术的差异在哪里呢?这就得从有线、无线传输开始说起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顾名思义,有线传输代表透过实体介质传送资料,而无线传输则是透过电磁波传送讯号到基地台,接着转往电信系统商的机房传输。以有线传输来说,目前单条光纤最高速度已经能达到26Tbps,几乎是传统网速的上万倍之快,因此,当前世界各国苦心钻研的,是打破无线传输的速度限制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0em; text-align: center;"><img src="/Uploads/Editor/2020-04-16/1587007352660831.png" title="1587007352660831.png" alt="image.png"/></p><p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center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图1 : 整合物联网的全新网路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除了常见的电磁波传送外,近年窜红的还有光波传输Li-Fi(Light Fidelity),是相当于Wi-Fi的可见光无线通讯(VLC)技术,能利用发光二极体(LED)灯泡的光波传输资料,除能提供照明与无线联网,还可避免产生电磁干扰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然而在无线传输技术的研发主流上,仍是以电磁波传输为主,其中的频率范围扮演了重要角色,它的公式原理也很简单─频率越低(如特低频VLF,3-30KHz),速度越慢,同时它的波长也就越长(长波,1,000Km-100Km),传输范围更广,目前主要的应用为远距离通信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反之亦然,频率越高(至高频EHF,30-300GHz),速度越快,波长越短(毫米波,10mm-1mm),传播范围也就越短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目前中华电信使用的4G频段包含900、1800、2100、2600MHz四个频段,台湾大哥大支援700、1800两个频段,远传则支援700、1800、2600 三个频段。台湾的主流电信商大多使用的是超高频(UHF,0.3-3GHz)技术。总而言之,台湾目前是以使用高频率、大频宽,速度快的频段为主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而目前的第五代行动通讯系统(5G)标准,虽然预计将于2018年中订出,但下一代行动网路联盟(Next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Alliance)则早先定义了5G网路的要求:以10Mbps的资料传输速率支援数万用户;以1Gbps的资料传输速率同时提供给在同一楼办公的许多人员等等规定;支援数十万的并发连接以用于支援大规模传感器网路的部署等。成为各大电信系统商欲达成的目标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5G厉害在哪里?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center;"><img src="/Uploads/Editor/2020-04-16/1587007371616931.png" title="1587007371616931.png" alt="image.png"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center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图2 : 5G特点示意图(Source:IEEE Computer Society)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5G并不是简单提升速度就好,它还得包含许多特性:包括毫米波、MIMO(Multiple-Input Multiple-Output)、波束赋形、D2D等。所谓的毫米波,也就是前述所提到的高频,然而为什么我们过去不使用速度更快的高频呢?是因为高频过去多半运用于军事上,另外则是有成本的考量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成本的考量又是什么?假使电磁波的频率越高,波长就越长,连带地它的绕射能力也就越差,就如同卫星通讯及GPS导航一样,对于传输方向有一定要求,因此,电信系统商就得兴建更多的基地站来传递讯号,成本也就跟着水涨船高。举例来说,原本一个4G的基地台就能覆盖的范围,5G基地台就得装设6-8个基地台才够用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为了解决这项问题,多数电信商会使用微型基地台(Microcell),来取代过往的大基地台,成本也能跟着下降,这时也会引发一些疑虑,如果架设了这么多的基地台,会不会造成更多的辐射污染呢?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这可以用一种简单的类比来说明:在一间房间里,用一个大功率的暖炉好,还是数个小功率的暖炉好呢?答案当然是后者,因为后者的覆盖良好,热能不会集中于某区域散播,而是相对分散,并且速度快,功率影响也更小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而MIMO又是什么呢?答案是装设「更多的天线」。为什么智慧型手机内能容纳更多支天线呢?是因为当频率越高时,波长短,天线也就跟着缩短。过去的大哥大多有一只长长的天线,而今日却已经不常见了,并不是因为它们不再被需要,而是缩小嵌入整只手机里头去了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而5G时代使用的毫米波,天线也能再度缩小。因此,除了可以将更多的天线塞入手机外,微型基地台内也能放入更多的天线,接收与发送讯号的窗口越多,处理速度也能大幅增加,达到所谓的「多进多出」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控制电磁波的传输方向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再来是具备高技术门槛的波束赋形。电磁波的传输,一般是用四散、广播的方式传递讯号,然而我们通常只需要将讯号朝着某方向传递即可,多数的电磁波能量都被大幅浪费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而波束赋形则是可以控制射频讯号,使得基地台站上的电磁波,能对准它提供服务的对象(智慧型手机),并随之改变方向。透过此项精准传递讯号的服务,可以大大提升基地站的服务数量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center;"><img src="/Uploads/Editor/2020-04-16/1587007393138061.png" title="1587007393138061.png" alt="image.png"/></p><p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center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图3 : 多天线MIMO示意图(Source:Rick Janse Kok MBA)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最后一项5G特性─D2D(Device to Device),则代表当日后使用5G技术时,不再需要透过基地台来转送讯号,即可让邻近的两台无线装置能够建立直接连线(Device-to -Device Link)来进行通讯,大幅度地降低基地站的使用资源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5G在生活中实现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而在什么时候才能够看到5G实现在日常生活中呢?目前已经有部分5G技术开始进行测试,例如美国AT&T和Verizon正测试家庭和企业的5G宽频固网;而南韩的电信商则希望趁着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时,能够提前让5G网路到位;世界各地的电信商则预估将在2020年开始提供5G的行动服务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2017年11月,美国电信商Verizon也宣布在2018下半年将在加州推出业界第一个商用5G固定无线接入宽频网路服务,并在年底前扩张市场。此外,Verizon宣布将和瑞典电信设备制造商Ericsson合作,Ericsson将成为2018年商用固定无线接入5G服务的网路设备供应商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目前各家电信商正在进行多种模型的测试校正,包含网路的建立方式以及使用的电磁波频段,可预见的是,5G将是新一波的战场,胜出的技术和方案将成为业界标准,也能在新世代中取得领导地位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br/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6px;">免责声明: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版权,请联系删除。</span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<span style="font-size: 18px;"> </span></p><p><br/></p>
相关推荐
5G典型应用案例集锦ko
2020-04-16
智能制造热潮之下,企业如何建立智能工厂?
2020-04-16
智能制造行业:智能制造系统全景图
2020-04-16
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有哪些?
2020-04-16
疫情推动发展,植保无人机加速迈入下半场!
2020-04-16
食品告别“大单品时代” 柔性生产成制造业新趋势
2020-04-16
西山区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服务平台版权所有
滇ICP备18000824号-4
,Copyright©2019 xskjcx.com,All Rights Reserved.